在肯德基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位重要的领路人:一位是肯德基创始人哈兰·桑德斯,也就是花白胡子的肯德基老爷爷,已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去世;另一位就是带领肯德基成功上市的约翰·布朗。
自1964年花费200万美元收购肯德基之后,约翰·布朗用五年的时间把肯德基送上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又以2.84亿美元卖掉肯德基股份,为肯德基引入了跨国公司希伯莱恩,这才有了肯德基被百世集团收购,发展成为一家全球连锁公司的后续。
在肯德基发展的历程中,桑德斯上校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一直被用在外包装上,并且成为永久代言人,背后的推动者正是约翰·布朗。而肯德基老爷爷的形象不仅帮助肯德基在全美打开了知名度,也一度助推肯德基成为了中国西式快餐的领头羊。
“布朗是餐饮业真正的先驱。”百胜首席公共事务官Jonathan Blum曾如此评价,“他的企业家领导风格在早期帮助肯德基业务发展壮大,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就当下来看,肯德基失去的不只是约翰·布朗这位传奇CEO,曾引领中国西式快餐潮流的传奇地位,也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肯德基在中国的母公司百胜中国财报显示,在疫情之前,肯德基的营收和经营利润已经出现增长放缓。2017年-2019年,肯德基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12%、6%,与之对应的经营利润同比增速由25%下滑至6%。
没有了“疯狂星期四”的加持,肯德基还能靠什么来挽救业务?
1987年,中国大陆的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据报道,当时试营业的第一天,尽管下着大雪,但是赶来尝鲜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开业当天便创下了单一店铺单日最高营业额30万元的业绩。
除了在营销端发力,产品更新上,肯德基也尝试推出了一系列讨好年轻人的网红产品,例如广西螺蛳粉、武汉热干面、河南胡辣汤等。但是这些花式产品并未帮肯德基留住年轻人。
西式快餐份额越降越低之下,肯德基还能等来下一个“疯狂星期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