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blog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客 > 读书笔记
不是说没有做过苦力就是不完整的人生,但如果做过苦力,人生肯定要更加完整。
发布日期:2022-10-09 阅读次数:262

自大二开始,直到博士三年级,算算做过家教、调研员、文员、广告发放员、抄写员、督导员、翻译、策划员、写手、课题研究员,不能说没有勤工俭学的经历,工种大多属于廉价劳动力,只是一直没有做过苦力。

不是说没有做过苦力就是不完整的人生,但如果做过苦力,人生肯定要更加完整。

欧美大片两个人在街头对话的场景里,时常会出现骑着自行车的小男孩,一边飞快地骑一边把报纸丢到家门口,丢落在鞋毡的报纸上时常会有震撼主人公的消息。而今真难以想象,我成了傍晚时分背着报包、拿着地址本挨家送报的那个报童。

我的报纸平时要下午五点前送到,周末则要凌晨五点起床开始工作。真不明白挪威那么点弹丸之地能发生多少事情,又有多少可以登报的,一份份报纸厚重如书。尤其是周末,十份报纸居然可以捆成一尺来高,一次要送两百多份。我的送报路线是步行线,因此有类似三轮车一样的小报车可以推着走。挪威人的房子都建在山坡树林里,起起落落的坡度恨得我牙齿发痒。上坡时,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但装满报纸的小车仍然纹丝不动。说真的,长了二十七年,我从来没有那么迫切地需要那么实际的体能。现代化的今天,不知道自己体力的极限居然限制了自己的意愿,“百无一用是书生”果然是真理。唉,那一刻我真是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装卸工,如果不行,变成个男书生也是好的。

挪威的报纸送法和美国不一样,挪威每幢屋前都有报箱、报筒、报夹或者其他什么的,这意味着每户的报纸不能扔进院子里完事,你要老老实实找到他们各式各样藏匿严密的报箱、报筒或报夹,把它们打开,放进报纸,再盖上。这一简单动作重复两个星期后,居然磨穿了我一双新手套。

我最为痛恨的是周日和周四。凌晨五点开始工作意味着要在凌晨四点多起床。周日的报纸厚得夸张,除了将近一百五十幢屋子之外,我背着报纸要爬八幢四层楼、两幢十层楼,因为报车推不上楼,那个重啊。不过日久之后,发现这种负重登高运动造就我开始习惯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而且健步如飞一步落下就是两级台阶。

周四更是夸张。不知道是不是挪威是福利国家的原因,每周四都有免费报纸赠送给所有人。这意味着,我两个小时要扔四百多“本”报纸——不是我中文退化了,而是用“本”来形容报纸比用“份”更加合适。四百本啊,装在报车里像小山一样。每个周四我总是希望我拿报纸的报点失火,可惜每每不如意。

初次送报归来,在床上躺了两个小时,那种感觉比久不运动被人拖出去跑个八百米累多了,第二天全身就像被人打了一样疼,说不出到底哪里疼,肩头臂弯腰肢大小腿脚底板着火一样,死活不舒服。第一个送免费报纸的周四,累得真是想哭都哭不出来,躺在床上觉得周身酸痛,至此才知道疲劳的真正含义,原来真的乏累不是呼呼大睡而是长卧不能睡。

如今,一个半小时跑两条线变得轻轻松松,有时候兴致来了,还能冲到打折超市去抢便宜货,不由得感慨自己因做苦力而日渐强壮。不知道如果继续“锻炼”,会不会就变成超人。

三个月的送报苦力得来一份对现在还是挺重要但是对以后不是那么重要的薪资。因为课程冲突,只好放弃这份工作。回头想来,苦力虽苦,但也不失为一份生活的馈赠。因为,我的那份苦力,辛苦而不心苦。我做苦力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生活反串,更是知道自己不会一辈子这样辛苦。

送报的时候,居然时不时把自己想象为来都市打工的人,在异地用汗水默默耕耘,换取微不足道的薪水养家,同时又要忍受诸多不公平,不被理解和不被关爱。他们其实和所有给他们白眼的人一样优秀,甚至在本质上比后者更为优秀,只是他们的出生不如后者,他们没有先天的机会,他们只有靠后天争取。

就如同,作为中国人的我在欧洲。


                     
                     

相关内容
随机推荐